香港的「船」字點樣寫?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5/12/04 11:39

最後更新: 2015/12/04 15:56

分享:

分享:

今天,有些朋友轉傳呂志華先生的發言,稱讚其專業。但其實呂先生的發言內容,有些地方是有問題的。

一:關於「船」字的寫法

呂先生說《康熙字典》中「船」右上角作「几」,這是錯的。

《康熙》裏「船」右上角作「八」,並不埋口。「八」字捺上的橫筆只是宋體的裝飾,在楷書時一般不書寫。

「㕣」這個偏旁,《說文》說是「山間淹泥地」,段玉裁注指下方「口」形是「山間」,上方「水敗的樣子」表示淹泥,與「谷」字的構形相似。

過去也有許多書法家,寫「船」字時右上角並不埋口。雖然也有書法家埋口,但起碼兩種寫法,都習用已久,廣爲書法家接受。

香港在港英時代已訂立《常用字字形表》,選取不埋口的「船」作參考字形,既有理,也符合日常生活。

查台灣、日本的敎育楷書字形,皆不埋口。埋口的就只有大陸。(韓國以諺文取代漢字,暫無楷書敎育標準,故一般採用明體。)

如果說「船」字埋口也是慣用寫法,無論埋口不埋口,都不應當成錯誤,這點我贊成。但要反過來,把不埋口說成是錯誤,把《康熙字典》的寫法說成是埋口,這些都是站不住腳的。

二:關於「那」字和「哪」字

呂先生說中國古典文學,只有《封神榜》因「哪吒」一角才使用「哪」字,主張其餘情況的「哪」字都應寫作「那」。

誠然,「哪」是後起字,是從「那」字分化出來的。要查閱古人的著作,有「那」無「哪」是正常的。可是,既然大家都知道古人用「那」,那爲何要分化出「哪」字?難道大家都這麼手痕嗎?

當然不是。分化是避免誤會。隨着實際使用發展,一個字的字義漸漸多了,有時就會易生誤會,令人不知應把該字看作哪個解釋。

例如「那本書」,到底是指「嗰本書」,還是「邊本書」呢?這就易生誤會。分化的好處,就是避免誤會。「嗰本書」用「那」,「邊本書」用「哪」,相當清楚,不會誤會。

要是依呂先生之言,不接受「那、哪」分工,那麼我們應該怎面對他分工字呢?古人沒有「間」只有「閒」,「間諜」要寫作「閒諜」嗎?古人沒有「悅」只有「說」,「悅樂」要寫作「說樂」嗎?

原文刊於內木一郎文藝思辯社facebook,獲授權轉載,標題為編輯所擬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