艾心:成功沒有公式

City

發布時間: 2016/01/03 16:00

最後更新: 2016/01/04 10:54

分享:

分享:

新的一年,該送給孩子、學生怎樣的禮物?把「可能性」還給他們,好嗎?

關於成長,我常聽到這樣的句式:「為甚麼他/她是這樣的,而不是那樣?」好友在我面前抱怨女兒今天又被留堂,說起:「我像她這麼大的時候科科滿分,她怎麼一點也不像我?」憂心忡忡的家長拿着成績單問:「為甚麼我兒子作文總是滿篇錯別字,常常離題?」

還有子女已經成家立業的長輩會歎息:「那麼多 auntie、uncle 都是律師,給他找了那麼多機會,他就是要學畫畫,現在一事無成。」

聽到這些,我惶惑:一個人到底應該成為怎樣的人,可以由誰來決定?

美國著名的心理學家 Judith Harries 寫過一本引發學界地震的書《教養的迷思》(The Nurture Assumption:Why Children Turn Out the Way They Do)。書中,她主要回答一個關鍵性問題「父母的教養方式能否決定孩子的人格發展?」「不能!」

向來如履薄冰的父母或許無法接受這樣的答案,因為在我們的常識之中,父母是否給予嬰兒足夠的陪伴,雙親角色在孩子童年經歷中是否平衡,單親、離異還是和睦,無一不影響孩子成長。Judith 則通過許多案例和分析指出一個藏在陰影之中的事實 —— 問題家庭也會培養出成功、人格健全的孩子,而完美家庭也可能會養育出問題少年。

孩子應該長成怎樣,是不可量化控制的。這是《教養的迷思》一書的最大貢獻,給父母、教育者們一劑清醒劑。現在的「教」和「養」,總是一步步,有策略的將「可能性」從孩子手中奪走,卻忘記了,成功沒有公式,長大成人也沒有良方。

成長就是冒險,每個孩子都是旅行家,探索着他們自己的路。

全文刊於《經濟日報》(收費閲讀),標題經TOPick 編輯修改,原題為「成長就是冒險」

撰文 : 艾心