成績不是前途的指標 孩子需要冒險
發布時間: 2016/06/03 18:00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7
前幾天,和這位剛從工作假期回來的青年人茶敍,談及他的近況,我以為他像很多在外工作假期的港人一樣,靠摘士多啤梨體驗生活。誰不知廿歲出頭的他,原來已經當上老闆,外判摘生果工作給揾工的年青人,他還告訴我,正在籌備中的另一創業大計,把外國生果出口,聽得我目定口呆。這位勤奮熱誠的聰明仔,是難得令我佩服的有為青年。
想當年認識他,只不個是來自基層小學生,不愛讀書,只愛踢波。父母非常緊張他的學業,認為成績不好,就沒前途,所以迫他補習。然而,他自小已知道,讀書並非是他的那杯茶。
青年人還告訴我一個秘密,
小學老師問他志願時,答案竟然是做地產,因為覺得買賣樓宇非常有趣,這種興趣其實啟動了他潛藏的做生意天賦。
到了中學時期,已不需母親在經濟方面操心,他利用淘寶作買賣賺取零用錢。後來,DSE成績平平,堅決不會為大部份人認為有前途的大學學位而蹉跎歲月。相反,不理家庭反對,去外地工作假期闖一闖,幸好他認識自己,不任父母擺佈,才闖出一盤生意來!
很多父母認為,學業成績才是最保險的光明前途重要指標。然而,這位青年的奮鬥史告訴大家,雖然要冒一個「不和別人一樣」的險,但兒女從心發出的志向,以及自己選擇的興趣,才是成就美好將來的重要開始。
著名教育家Sir Ken Robinson 在「讓天賦自由」一書中曾提及:
所有人都身懷獨特的天賦與熱情,能夠驅使我們塑造超乎想像的成就。一旦意識到這點,一切都將因而改變。你必須及早發現被你視為玩樂的工作,絕對不要低估「及早領悟」的重要性,平庸之人,將因此轉變為快樂鬥士。
在香港的學校和職場,你能發現很多快樂鬥士嗎?還是平庸之人比較多呢?
這十多年來,接觸不少被教育制度丟棄的問題青年,發現當中大部份人,其實都各具天份,有些是體育健將、有些充滿音樂才華、有些是修理達人、有些則是小廚神。只要你肯花時間培養他們的獨特性,讓他們領悟到自己是誰,自會快樂地走自己該走的道路。
不過,最荒謬的是,
主流教育的設計最能扼殺孩子的獨特性,旨在服侍大多數人所相信的平凡期望, 就是讀好書、考好試、入到大學、賺到錢,大家就可以做一個快樂的的平凡人了。
然而,在每年發表的「全球快樂報告」,香港今年的快樂程度進一步倒退,在全球156國家中,由去年的 72 位下跌至現在的 75 位,僅僅勝過仍處於內戰、排名第 76 的索馬利而已,雖然香港在國民生產總值(GDP)方面卻名列前茅,這證明經濟發達並不代表一定會快樂。
人生抉擇的自由,是以上報告其中一項重要指標,用以釐定城市的快樂程度。「身不由己」是很多人不快樂的原因,也是很多身邊父母主要的壓力,他們為了保險兒女的學業和前途,作出很多連自己都不喜歡的抉擇,大人細路也困在其中,非常辛苦。
保險和冒險從來都是互相矛盾的,最終取決於你相信些甚麼,認為甚麼是最重要,如果要做一個快樂鬥士,那麼,冒險是必須的。
最近和兒子看電影Jungle Book「奇幻森林」,內容講述一個在印度叢林裏,被狼群養大的小男孩毛克利的歷險故事。毛克利因為安全理由,要在一頭黑豹陪伴下,重返人類社會。途中,卻結交了棕熊巴魯。其中一段棕熊的説話,對我尤其深刻。
正當黑豹準備帶男孩毛克利離開叢林返回人類村,棕熊卻阻止說:
如果你帶毛克利回人類村,村民只會摧殘真正的毛克利,成為和他們一式一樣的人類!(Baloo: Man village? They'll ruin him. They'll make a man out of him.)
不錯,身處人類村莊,乖乖地做人類是相當安全的,不過,往往令我們失去原有的特性,非常苦悶。反而,留在叢林,雖然滿佈危險,不過,卻能使人勇敢,活出真正的自己,成為快樂的鬥士。
撰文 : Esther Chu