一幅圖睇晒旅遊「平安藥」Checklist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6/11/16 14:07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3:01

分享:

分享:

年尾要清假,大家都可能有打算在這兩個月出外旅遊。想玩得安心又令家人放心,出發前最好帶備藥物以防不時之需。旅行出發前應該要準備哪些藥物?就此問題,TOPick向衛生署旅遊健康中心查詢。

衛生署旅遊健康中心發言人指出,外旅人士可帶備一些常用藥物(俗稱「平安藥」)以應付一些健康小問題。「平安藥」包括,但不限於以下的藥物:

第1類:止痛退燒藥、抗敏藥、止瀉藥、暈浪丸等。

原因:這些藥物有助紓緩旅途中可能出現的不適,例如止痛藥物,能夠紓緩因旅行時活動量增加而引起的肌肉痠痛或關節痛;暈浪丸可紓緩舟車勞頓引起的頭暈噁心。

【其他熱話】藥要放在雪櫃嗎? 80後藥劑師破解藥物誤解

第2類:藥水膠布、消毒藥水等

原因:預備急救用品如藥水膠布、消毒藥水等,用來護理傷口。

第3類:口罩、酒精搓手液

原因:要帶衛生用品如口罩和含70%至80%酒精搓手液。適當佩戴口罩,對預防呼吸道傳染病有一定作用;用酒精搓手液消毒雙手可保持手部衛生。

【其他熱話】消委會:潔手產品含60-80%酒精最有效殺菌

第4類:昆蟲驅避劑

原因:如要到有蚊傳播疾病的流行地區或郊外叢林地區,外旅人士應帶備含20%至50%避蚊胺(即DEET)成分的昆蟲驅避劑,防蚊叮蟲咬。

【延伸閱讀】防蚊大作戰 專家教你揀驅蚊劑

【延伸閱讀】藥罐子:防蚊攻略 「DEET」是甚麼?

長期病患者外遊Tips

本身有長期疾病,出發前要注意甚麼?衛生署旅遊健康中心發言人表示,患長期病的旅客需攜帶病歷記錄或醫生信,內容包括病者狀況及現服食藥物的資料等,一旦途中感到不適時,相關的記錄有助醫護人員進行妥善的處理。 

另外,需要長期服藥的人士應在出門前確保帶備多過旅程日數所需的藥物,並將藥物分成兩份:一份隨身攜帶,另一份作後備的藥物可放於托運的行李中,因藥袋上有明確的藥物標籤,外旅人士應盡可能攜帶原來的藥袋。

【其他熱話】西藥放錯雪櫃易變質? 藥劑師拆解藥品存放迷思

健康旅遊守則

衛生署旅遊健康中心發言人又建議準備外遊的人士,應盡早計劃行程。如有需要,旅客(特別是孕婦、長者及長期病患者),應在出發前最少6個星期預約,旅遊前的健康會診服務。 

一般而言,外遊人士需在旅途中注意個人及食物衛生,減低感染腸道傳染病的機會。計劃到有蚊媒傳染病(如登革熱、寨卡病毒感染、日本腦炎、瘧疾、黃熱病、基孔肯雅熱等)風險的地區,旅客應該採取預防措施,避免受到叮咬。返港後,若感到身體不適,應盡快求醫,並將行程細節告知醫生。 

任何人士,特別是長者及長期病患者,應考慮購買旅遊保險。在購買旅遊保險時,詳細查看保險的條款和細則,並考慮包括緊急運送條款的方案。 

【其他熱話】 潤唇膏含石油 嘴唇「愈搽愈乾」

【其他熱話】 一個高爾夫球KO筋膜炎「痛腳」

【其他熱話】Columbia VS Uniqlo 保暖上衣邊件最保暖?