點解冬至大過年?
發布時間: 2016/12/21 10:57
最後更新: 2017/12/21 18:32
冬至,俗稱「冬節」、「長至節」、「亞歲」等,是二十四節氣中最早制定制訂出的節氣,時間在每年的陽曆12月22日或者23日之間,是北半球全年中白天最短、夜晚最長的一天。
冬至自古以來備受重視,坊間甚至有「冬至大過年」的說法,這是為甚麼?
華南理工大學新聞網引述廣州市民間文藝家協會副主席潘劍明解釋,民間廣泛流傳「冬至大過年」的說法,意思是說,冬至的禮俗和過新年是相差無幾。
原來民眾慶祝冬至,歷史上可以追溯到殷周時期,規定冬至前一天為歲終之日,冬至節相當於春節,因為冬至一到,新年就緊接而來。
在商朝、周朝、秦朝,曾把冬至這天設為「歲首」(即一年的開始),漢朝開始定為節日「冬節」。
從漢代以來,每年冬至都要舉行慶賀儀式,高峰時期朝廷休假三天,君不聽政,民間歇市三天,熱鬧程度不亞於過年。為了區別於後來的春節前夕的「辭歲」,冬節的前一日叫做「添歲」或「亞歲」,表示年還沒過完,但已經長了一歲。
唐宋時,以冬至和歲首並重,南宋孟元老《東京夢華錄》如此記載:
十一月冬至。京師最重此節,雖至貧者,一年之間,積累假借,至此日更易新衣,備辦飲食,享祀先祖。官放關撲,慶祝往來,一如年節。
時至今天,中國各地過節的氣氛仍然濃郁,不同地方更有不同習俗。以廣州人為例,潘劍明表示,舊時的廣州人過冬至,敬神明、拜祖先、飼耗、食湯圓、做臘味糯米飯、劏雞殺鴨燉八珍,由於冬大過年,注重意頭的老人會加多兩條鯪魚(諧音:年年有餘)。
香港人冬至過節的習俗與廣州人比較相似,雖然政府尚未將冬至正式列為法定假日,由僱主自由選擇放冬至或聖誕節,但不少公司都會於冬至提早下班,讓打工仔可以早點回家吃團圓飯。
祝大家冬至快樂!
【其他熱話】 比紅棗更補血 補血食物排行榜