月經劇痛?1分鐘自測患子宮內膜異位症

健康資訊

發布時間: 2017/03/09 18:05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57

分享:

分享:

女性經痛很常見,但原來持續經痛可能是子宮內膜異位症的警號,有婦產科醫生指,每10名生育年齡的女性就有1人患子宮內膜異位症,高達4成女性因此而不育,不少人會忽視有關症狀,平均延誤8年才求診,大大增加不育機會。

或變朱古力瘤 恐不育

子宮內膜異位症是指子宮內層表皮的組織生長到子宮以外的器官,香港基層醫護女性健康聯盟召集人、婦產科專科醫生林兆強形容,此症像是「良性癌症」,異位的組織最常出現於盆腔、卵巢及輸卵管,亦有機會長在肺部、頭部以至身體其他部位,「曾有患者的子宮表皮組織生長到大腿,每個月那一塊皮膚都會流血。」若這些組織出現在卵巢,可形成腫囊,即俗稱的「朱古力瘤」,一旦腫囊破裂,液體會流進體腔,導致劇痛。

聯盟專家委員、婦產科專科醫生阮邦武指,子宮內膜異位症發病率約為5%,現時全港有逾30萬女性患有不同程度的子宮內膜異位症,即每10位處於生育年齡的女性,便有1人患子宮內膜異位症,是本港第9大婦科入院病症,入院率更在10年間增加1倍。

林指,現仍未能確定子宮內膜異位症的真正成因,有可能因經血逆流,令內膜細胞隨逆流的經血,從子宮經過輸卵管,走到卵巢和盆腔所致。他說,高達40%女性是由於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出現而導致不育,因為子宮內膜異位症可阻止輸卵管在卵巢排卵期接收卵子,導致難受孕甚至不育。

易輕視症狀 延誤治療

子宮內膜異位症的常見症狀包括經痛、經期下背及盆腔痛等,不少女性會輕視,認為經期不適是正常或只是體虛氣弱現象。阮邦武表示,病人平均延誤治療長達8年,發現時情況可能已很嚴重,甚至要切除整個子宮及卵巢,愈遲就醫愈有機會影響生育。

阮邦武指,目前子宮內膜異位症的治療主要分為手術及荷爾蒙藥物兩大類。手術包括切除異位組織、或徹底切除子宮及卵巢。而荷爾蒙藥物包括黃體素、口服避孕藥、促性腺激素類似劑等。

【延伸閱讀】 決戰月經痛楚 食公仔麵易腰痛

切除囊腫後 未必可成孕

聯盟專家委員、婦產科專科醫生黃元坤指,醫生會按照患者家庭及生育需要,選擇適合治療方案。她說,曾有30歲患者經痛加劇情況持續6個月,腹脹亦持續3個月,檢查發現卵巢有一個直徑達8厘米的囊腫,是一般囊腫的3倍,腹腔鏡檢查證實是子宮內膜異位症引起的朱古力瘤,慶幸其輸卵管未受影響。患者接受手術切除朱古力瘤,並在手術後3個月成功自然受孕。

另一名39歲子宮內膜異位症患者,並多次接受手術切除朱古力瘤,惟病情多次復發,「卵巢在多次手術後只剩下很小,接受人工受孕,但卵巢反應差,只排出數顆質素不高的卵細胞,成功受精的胚胎質量差,人工受孕持續失敗,未能成功懷孕。」

全文刊於《晴報》

《晴報》facebook

【其他熱話】春天無精神身重重 3款簡易湯水解春困

【其他熱話】想減肥要揀升糖低食物 營養師教你「揀飲擇食」

【其他熱話】減磅失敗?BBC實測促進新陳代謝最佳方法