女生跳出傳統學校讀IB考獲43分:每天清理課業疑點

親子

發布時間: 2017/10/26 11:12

最後更新: 2020/05/18 12:49

分享:

分享:

就讀港島中學的鄺敬婷,早前獲英基學校協會(英基)頒發英基主席卓越大獎。她在國際預科文憑試取得佳績、在創意上表現卓越,而且自幼學音樂。原本讀傳統學校的她,習慣天天清理學習疑點,並以積極心態面對IB環境中的龐大壓力。

在IB考獲43分的鄺敬婷(Deborah)就讀港島中學,她同時在國際雙語預科文憑(「第一語言」同時進修中文和英文)考到佳績,希望日後從醫的她今年剛入讀中大醫科。

她謂,本已獲英國倫敦帝國學院(Imperial College)取錄修讀生物科技,但因想日後投入醫學研究,故希望先做醫生,理解病人需要。

【Executive Mommy】讀IB = 供一層不能「斷供」的樓

頭半年靠自學

Deborah在聖士提反女子中學讀至中三轉讀港島中學,插班到第10班,她謂頭半年要靠自學,努力追回成績;並需要主動認識新朋友。

上課時要表達個人己見,研習項目也常需要跟人一起合作,這令我了解不同人的處事方式和立場,也有助到跟人溝通。

IB理念着重全人發展,除要求同學修讀6個跨越文理的科目,以拓闊視野外,也需要學生撰寫4,000字及1,600字的學術論文,前者自由命題,後者需在6個指定題目中選擇。

Deborah選擇研究不同年代的幸福醫藥廣告藝術手法:

我解構了它們的文字、畫面、色調等等;也跟另一位同學研究復生長毛象。最深刻是第在13班時跟7位同學被分派到做『殞石撞落香港,香港會否毀滅?』的專題,自行設計用沙箱模擬香港,用不同直徑鋼珠去撞落沙地上,量度深度和直徑以得出結論。

Deborah謂轉讀IB後體會到在有興趣領域要學得深,並不要限制自己想法,但也感恩自己在傳統中學建立學術根基。

我學會了思考一個命題時,要盡量用多角度,IB課堂要求人人表達己見,沒有固定答案,是想我們打破框架。其實轉校初期需要一段時間適應,但當見到對和錯沒所謂,便慢慢逼到自己要凡事思考。

【延伸閲讀】IB選校的抉擇 IB專家:學生中文一定差?

每天清理疑點

另外她也訂立了一套適合自己的讀書方法:「習慣當天難題當天清理,不累積課業疑點。例如每天上完5堂後,立即理清不明白的地方,回家每個科目重溫15分鐘。這習慣很重要,當把每一天學到的問題弄清晰後,用自己理解的方法去記,到考試時可以省很多力。」

讀IB要兼顧學習和義工服務,Deborah解釋服務可以自己策劃,或由學校安排。她3年來去過尼泊爾、廣東省及泰國照顧孤兒和義教,令她跳出香港這舒適區,看到別人的需要。

音樂訓練鬥心

談到讀書成績優秀,正準備考取聲樂演奏級的Deborah謂歸因在音樂上長期訓練出鬥心。

小五已師隨梁靜宜學習,學唱歌要衝破很多困難,例如要學不同語言樂曲,每次參加校際比賽都會想有成績。但即使你努力練習後,臨場發揮時也有很多變數不由人控制。失掉第一次賽事,隔周便要馬上調整心情,不可沮喪太久。

此外父母一向在學業上沒對她特別管束,常是任其獨立決定和安排。

他們都很正能量,媽媽曾給我座右銘︰當你面對挑戰,要想10個克服它的原因,而非想自己做不到的原因。我觀察到父母工作很認真,由此教懂我不輕言放棄。

撰文 : 胡麗珊