世衞擬將「打機成癮」列入精神疾病
Net+
發布時間: 2017/12/22 13:47
最後更新: 2017/12/22 16:49
不少人都愛打機,連電競都視為新興產業。世界衞生組織(WHO)建議將打機成癮(Gaming Disorder)列入新修訂的國際疾病分類(ICD),意味著「打機成癮」是全球面對的問題,需要正視及處理。
ICD是世衞發表的診斷手冊,對上一次更新已經是27年前,即1990年,而第11版將於明年公布。其精神與行為障礙章節的專家會議於上月初在上海舉行,期間討論將打機成癮列入ICD,但仍須討論定義細節,包括如何界定為打機成癮。這也代表「打機」將來或跟賭博、毒品、管制藥品、酒精及香菸等成癮行為,同列為精神與行為障礙。
WHO精神健康及藥物濫用部門成員 Vladimir Poznyak指,醫學專家需要承認打機成癮可引致嚴重的健康後果。他強調,不是所有打機的人都有打機成癮的問題,正如喜歡飲酒都不一定會菸酒,但在特定情況下,過量進行該活動會導致負面影響。
早前香港大學心理學系「社會及健康心理實驗室」調查逾2000名小四至小六學生,近一成學童有打機成癮或可能已經成癮,其行為表現可能有:
- 經常想著打機
- 減少打機時心情會不好
- 對打機以外事情失去興趣
- 用打機來逃避問題
該實驗室推出愛•關機網站,指出打機成癮帶來的後果,不單對身心造成極大的損耗,亦有機會影響生活各層面,如社交、學業及經濟等。
身體方面
- 損害視力: 電子產品的藍光是能量極高的光線,長期接觸可對視網膜造成永久損害。
- 影響睡眠: 藍光會抑制大腦分泌褪黑素,如睡覺前半小時使用電子產品,會影響睡眠品質。
- 致肥: 沉迷打機可使人忽略運動, 以致脂肪累積,導致肥胖。
性情方面
- 導致暴躁: 如長時間接觸暴力遊戲,性情會變得暴躁,對暴力感到麻木,因而接受暴力。
- 引致抑鬱: 打機成癮可影響睡眠、運動及正常社交生活,增加患上抑鬱的風險。
社交方面
- 若花過多時間打機,會大大減少與人面對面相處的機會,長久會削弱社交能力。
學業方面
- 沉迷打機可導致睡眠不足,以致翌日沒有精神上課。此外有些孩子因整天想著電子遊戲,以致功課、溫習都變得馬虎,結果成績下滑。
經濟方面
- 有些電子遊戲需要玩家買點數咭。如缺乏自制力,可導致花費過多金錢,甚至欠債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