李純恩:春天下的不叫瑞雪
City
發布時間: 2018/03/26 03:00
香港春光明媚,紐約卻大雪下得像嚴冬一樣,朋友正在當地出差,見大雪而心慌,怕飛機延誤,不能準時回家。看了這雪,不禁想起北京開「兩會」時,也下過的一場雪。
這個冬季全中國各地都下雪,只有北京沒有下過雪。有人作了張中國地圖,全國皆白,只有首都一點紅,然後笑說大雪沒有拿到入京證,不敢進北京。然後,到了「兩會」期間,突然就來了一場雪,雖然據說那是一場人工造雪,但立即被中國官媒視作祥瑞之兆,結果差點將以前中國吹捧皇帝吉祥的招式都用上,幾乎向北韓看齊。
下一場雪,若這雪是自然下的,那就是自然現象,若硬扯到甚麼「吉祥之兆」上去說,徒增迷信色彩。共產黨雖宣揚無神論,要「破除迷信」,但到了關鍵時刻卻又是不能免俗的。
中國傳統的「瑞雪」,應該是在冬季。冬季土地休息,被大雪覆蓋,猶如加了一層保暖棉被,水份還能滋潤乾燥的泥土,令土地在休養生息之時不失養份,保持肥沃,為來年春耕打好基礎。所以才將冬雪稱為「瑞雪」,才有「瑞雪兆豐年」之說。但一到開春,氣候回暖,土地復甦,這時候需要的是濕潤的雨水,而不是冰冷的雪。正值萬物生長之時,若是再來一場雪,就會把剛發芽的植物凍壞凍死。所以,冬雪是「瑞雪」,春雪則是「害雪」。「兩會」開時已是春天,卻還降一場雪,即使這場雪無害,卻終是稱不上「瑞雪」的。
文章刊於《經濟日報》(收費閱讀),原題為「春天下的不叫瑞雪」
撰文 : 李純恩