港大調查:僅18%人會先洗膠樽及撕開招紙後回收

社會

發布時間: 2018/04/06 18:03

最後更新: 2018/04/06 18:03

分享:

分享:

港大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,發現只有18%受訪者,會按正確回收程序處理膠樽。(林宇翔攝)

環保署2月推出「三紙回收,膠樽優先」的新回收方案後,香港大學有學生進行問卷調查,發現港人雖然自評環保意識較高,但實際上實踐環保行為卻顯得較弱,只有18%受訪者,會按正確回收程序處理膠樽,包括沖洗膠樽及撕開招紙後才放入回收桶。學生批評政府推廣「三紙二膠」回收政策是本末倒置,質疑會令更多可回收物被棄置,最終被送往堆填區,要求政府加強推廣及教育。

港大社會工作及社會行政學系4年級學生於今年3至4月,以問卷訪問400多名香港及台灣市民,比較兩地市民的環保意識,最終香港收集了265份問卷,台灣則有154份。結果發現多數香港人支持源頭減廢政策(滿分6分,得5.04分),但實踐力度遠遠落後台灣。

學生吳子鋒舉例,問卷顯示200名香港市民認同,當回收膠樽時,理念上應把樽身、樽蓋及招紙分開投入回收箱;但到了實踐上,265人裡卻只有47人( 18% )經常按照正確程序回收。反觀台灣,卻有高達四成以上受訪者,經常按正確程序回收,比例遠高於香港。學生質疑政府已推出新回收政策,但宣傳覆蓋率卻不高,即使已推出圖文並茂的宣傳單張及廣告,卻沒有於社會當眼處或社交網站重點宣傳,對市民培養環保態度及行為效用不大。

調查發現港人雖然自評環保意識較高,但實際上實踐環保行為卻顯得較弱。(經濟日報資料圖片)

另一名學生蘇嘉懿質疑,政府推出新回收政策時,卻沒有新政策支援本地回收業,更只集中推廣膠樽回收,令其他塑膠可回收廢物,最終或被棄置而送往堆填區。她又指,即使政府建議優先回收1號及2號塑膠產品,但懂得分辨各種塑膠的市民卻不多,建議環保署增加回收筒種類,例如設計不同號碼的膠樽回收筒,給市民分開回收樽蓋、樽身及招紙,培養市民環保意識。

她又建議,政府可參考香煙包裝上的警告標語,在可回收物的包裝上,印上可回收物料對環境的好處,相信可提升市民的回收意識,減少物料被棄置的機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