蚊蟲最愛O型血一咬變豬耳?兒科醫生:汗味大更惹蚊
發布時間: 2018/05/10 17:36
最後更新: 2018/05/10 17:43
蚊蟲恐怖一吻,兒童被咬位置可以紅腫無比,甚至因痕癢抓損遭細菌入侵。為何孩子特別惹蚊,或被蚊蟲咬一口就特別誇張?有說血型為O型者容易被蚊咬,是否屬實?TOPick請來兒科醫生李卓漢拆解市民對蚊叮蟲咬的迷思。
1歲多的男童Aden早前疑被蚊咬耳朵紅腫,腫起部分誇張,令小耳朵明顯脹大。醫生估計Aden是對某類別的蚊蟲唾液特別敏感,為他處方抗敏感藥及消炎藥膏,最後一星期後完全消腫。Aden的媽媽鄧太質疑,
我和丈夫都是O型血,(兒子)Aden也是,會否特別惹蚊?
兒科醫生李卓漢指,蚊叮常見的症狀是皮膚紅和痕癢,但其實是一種敏感反應,而非蚊子咬傷所致。
李醫生指,雌蚊是透過人體的體味、呼出的二氧化碳濃度,及汗液中的特定化學物質來鎖定目標,然後於暴露的皮膚上插入口針吸食血液。由於人體的免疫系統對蚊唾液中的抗凝蛋白質產生反應,皮膚會出現腫塊和痕癢。他指,
每個人被蚊叮過後的反應都不同,現時未有研究顯示,某種血型的人士會較易吸蚊;反而出汗時有「大味」一點,會易被蚊叮。
至於小朋友因身陳代謝較快、易出汗,故更易受到蚊叮的威脅;加上小朋友不像成人「身經百戰」,以往較少被蚊叮,故叮起來便會反應較激烈,出現大範圍痕癢、損傷,甚至淋巴管炎或蕁麻疹。
小孩被蚊叮蟲咬的嚴重個案實錄,請看:蚊蟲恐怖之吻 兒童被蟲咬耳朵脹大1倍細菌入侵淋巴
市面上林林總總的驅蚊產品,常見可分為3大類,當中各有利弊。
DEET (避蚊胺)
- 干擾蚊蟲器官,使牠們無法辦認人體位置
- 可能引致皮膚刺激、抽搐等,兒童須慎用
- 高濃度或過度使用,可致出疹、起水泡等
天然成份(如香茅、迷迭香等)
- 成份天然
- 大風可吹散氣味令功效減弱
- 時效較短,單一氣味亦未必能驅走所有蚊子
Picaridin(派卡瑞丁/合成化合物)
- 蠶豆症患者均可安心使用
- 對人體安全溫和
- 無強烈味道、可直接噴灑於衣物上
李卓漢醫生指,防蚊劑用得太多也未必好,建議在戶外時才使用;家長除了為小朋友慎選適合及安全的防蚊劑外,亦要調整生活習慣,例如出汗後應盡快擦乾及洗澡,睡覺時可使用蚊帳或用電子驅蚊儀器,到郊外活動時穿淺色和寬鬆的長袖衫褲,家中要避免積水等,在夏日中避免蚊蟲叮咬而引發的過敏症狀。
劉成志醫生表示,現時市面兩款防蚊成份,DEET理論上有安全風險,但事實上蚊怕水的濃度不高不會做成安全隱患;而Picaridin則是世衞推介6個月以上的小朋友可使用,暫時沒有副作用,家長可以自行選擇適合的蚊怕水給小朋友。
他又提醒市民,不要以為自己住在高樓層,打開窗不用防蚊措施,蚊一樣可以飛至高層位置;在戶外使用蚊怕水時每隔2至4小時要補充噴灑。
李卓漢醫生提醒,蚊蟲可以傳播疾病,如蚊叮後出現發燒、頭痛、眼底眼、畏光、出疹症狀,就需留意並非單純過敏,可能是由蚊蟲傳播是的嚴重疾病如登革熱、日本腦炎、寨卡病毒等:
雖然這些病症不常見,但每年亦有一定感受人數,不能掉以輕心。
更多防蚊法寶,請看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