塑膠污染︱微塑膠污染反撲人類 科學家首次發現男性陰莖含微塑膠或致陽痿
撰文: 羅嘉欣
發布時間: 2024/06/21 16:53
最後更新: 2024/06/23 08:46
▲ 微塑膠污染反撲人類!科學家首次發現男性陰莖含微塑膠,或致陽痿。
【微塑膠/塑膠污染/塑化劑/勃起功能障礙/中風/心臟病/醫學研究】日常使用塑膠產品所產生的微塑膠污染,除了破壞自然生態,也已經反撲人類健康!有科學家首次在人類陰莖中發現微塑膠,或會導致男性勃起功能障礙;而血管受到微塑膠污染的人,中風和心臟病的機率也會上升。
最新影片:
據外媒報道,醫學期刊《IJIR:Your Sexual Medicine Journal》刊登最新研究,指出科學家首次在男性陰莖中發現微塑膠。負責研究的Ranjith Ramasamy表示,研究人員從5名接受勃起功能障礙手術的男性身上抽取組織,並檢測到其中4人陰莖中有0.002毫米至0.5毫米、共7種不同的微塑膠,其中以「聚對苯二甲酸乙二醇酯」(PET) 和「聚丙烯」(PP) 含量最多;正研究這是否與受試者的勃起功能障礙有關。但Ramasamy表示,在陰莖中發現微塑膠,並不是一個令人非常驚訝的事情:
因為這是一個血管豐富的器官,就像心臟一樣。
另外,研究亦在23具年齡介乎16歲至88歲的男性屍體中,發現睪丸中含有微塑膠數量和類型是狗隻的3倍。同時指出,男性在20歲至45歲的生育高峰期,塑膠含量較高;但在55歲後會開始下降。毒理學家Matthew J. Campen指出,微塑膠可能會破壞人體正常功能,包括男性的勃起和製造精子的功能。
增中風、心臟病發風險
研究還顯示,塑膠微粒可損害人體細胞,導致組織發炎,如同空氣污染粒子;其化學成分亦對人體有害。醫生發現,血管受到微塑膠污染的人,罹患中風和心臟病發的風險較大。
紐約大學環境兒科主任Leonardo Trasande衷心建議,人類應在日常生活中減少塑膠容器的使用,例如避免用微波爐加熱塑膠食品或飲料,包括嬰兒配方奶粉和母乳;亦不要把塑膠放入洗碗機清洗,避免熱力使化學物質滲出。反之,盡量使用非塑膠容器,以減少塑膠殘留。
本港市面逾9成品牌樽裝水含微塑膠
本報曾於2020年委託香港都會大學(舊名「香港公開大學」)檢測和認證學系研究團隊,為市面常見10款、涉8個品牌共30瓶樽裝水,測試各樣本中大於100微米(μm)的微塑膠含量。結果發現,市面逾9成品牌樽裝水樣本,不論是礦泉水或蒸餾水均含大於100微米(μm)的微塑膠,其中一瓶最多可含46顆微塑膠。有中大醫生指出,若長期吸收微塑膠,會增加患上血管硬化、癌症的風險。
相關文章:
【微塑膠檢測】港人常用樽裝水微塑膠大檢測 飲水變吞微塑膠可增患癌風險













根據本港食物安全中心的資料,微塑膠是指微細的膠粒,國際間對此尚無一致公認的定義,但歐洲食物安全局把微塑膠,界定為大小介乎0.1微米與5000微米之間的不規則形狀塑膠混合物,亦即微小如某些細菌,以政大如一顆黃豆般的膠粒。 在海洋環境中可發現不同源頭產生的微塑膠,既有微小的顆粒(例如來自磨砂皮膚護理產品),也有從大件塑膠廢料分解出來的碎屑。
同場加映:14種日常用品易含塑化劑







同場加映:6大飲食重點減塑化劑禍害






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