致癌風險|手機輻射可致癌? 醫生揭臨睡前1習慣恐增腦癌風險【附2招防電磁波】

食用安全

撰文: 黃堯姿

發布時間: 2025/03/19 16:22

最後更新: 2025/03/19 16:35

分享:

分享:

手機輻射可致癌?醫生揭臨睡前1習慣,恐增患腦癌風險。

【手機/致癌/手機輻射/腦癌/床頭充電】不少人有將手機過夜充電的習慣,這個習慣不但損害電池壽命,長久下去亦恐怕損害人體健康。世界衛生組織(WHO)早在2011年將手機列入第二級致癌物之一,主要是因為人體長期接觸電磁波會有致癌風險。台灣有醫生指出,臨睡前1習慣恐增腦癌風險。

最新影片:

致癌風險|手機被列為2B致癌物

台灣中醫師吳宏乾、精神科醫生杜俊賢,以及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,在當地健康節目《健康零距離》分析關於手機致癌的迷思。中醫師吳宏乾指出,手機早在2011年被世界衛生組織歸類為「2B級的致癌物」,其定義為或許對人體致癌。

致癌風險|長時間使用手機恐增致癌風險

儘管手機本身的電磁波有致癌風險,但吳宏乾解釋,其致癌風險會隨著手機與人體的距離和使用時間增加或減少。據世衛指出,每天將手機放近耳朵旁邊30分鐘,恐防增加腦癌風險。他建議,使用手機時,最好距離身體較遠的位置使用;聽電話時最好使用擴音或免提,減少直接將手機放近耳朵或頭部。

很多人習慣睡眠時將電話放在床頭充電,其實這個習慣很有可能會增加人體吸收電磁波的機率。故此,他建議2招阻隔手機電磁波,以及綜合3招日常預防: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精神科醫生杜俊賢指出,長時間使用手機如同「溫水煮蛙」,當中可能帶來的致癌風險,是由於電磁波對人體的傷害。要杜絕生活中所有的電磁波是幾乎無可能,除了手機外,光線也有電磁波。杜俊賢分享自己盡量減低人體吸收電磁波的機會,如他會佩戴防藍光眼鏡、甚至購買一些阻隔電磁波的電話配件。

此外,據內地媒體早前報道,江蘇一名30歲李姓男子,習慣每晚睡前關燈玩手機。近日他如常地用手機看網上影片達1小時,未料,眼睛突然無法聚焦,視力變得模糊,他嚇得立即睡覺,但翌日醒來時,情況仍未改善,到醫院檢查後,發現眼睛出現靜脈阻塞的情況,確診「眼中風」。主診醫生表示,男子僅30歲就患上眼中風,與其不良的生活習慣有關。他指出,長期關燈看手機,造成螢幕刺激及精神高度緊張,導致血管阻塞。醫生又提到,靜脈血管阻塞不會導致立即失明,但動脈栓塞則會馬上失明,90分鐘内沒有及時治療,基本上就難以恢復視力。

關燈玩手機是大忌

本港眼科專科醫生羅智峰接受TOPick訪問時曾表示,長期睡前關燈看手機,可導致眼睛痛楚、視力下降﹑黃斑部病變、白內障﹑眼乾症等症狀;若眼內前房較窄或有家族病例人士,也會增加急性青光眼的風險。

他指出,要減低眼睛吸收過量藍光,應該避免睡前關燈後看手機,如有必要,也要開著房燈,切忌只開一小盞床頭燈,有需要時,可選擇配戴具藍光過瀘功能的眼鏡。

延誤診治可致永久失明

香港眼科醫學院前院長周伯展指出,眼中風在香港並不常見。患上眼中風的患者視力會受損,導致視線模糊或局部失明,若延誤診治,患者甚至在幾個小時內就會永久失明。不過即使及時治療,患者仍有可能出現黃斑水腫,或引發性青光眼等等的後遺症。

他補充指,眼中風的症狀會突然出現,患者不會感到疼痛或痕癢,但部分患者在眼中風前或會出現一些預兆,其中最常見為「黑矇症」,即短暫性視力模糊或失明,但視力會在半小時內恢復,「黑矇症」更有可能為腦中風的預兆,所以他提醒市民,若出現黑矇症或類似症狀,應及早求醫。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