看我今天怎麼說|黃修平讚出爐影后鍾雪瑩靈敏有勁 聾人主角吳祉昊獲金像新演員提名
撰文: 吳霆俊
發布時間: 2025/02/19 15:56
最後更新: 2025/02/21 17:04
▲ 為幫助身為素人的Marco投入角色,黃修平資助他到袁綺雯戲劇班培訓。(曾耀輝攝)
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訴說3位聽力程度不一的聾人青年,在融入社會主流與尋找自我價值之間遊走的歷程。導演黃修平再次交出溫柔而堅定的作品,叫人跟隨心處的悸動,誠實地活,自由綻放。
最新影片︰
電影源於5年前一場飯局,編劇思言與黃修平分享香港聾人文化與身份認同。黃修平發現,原來即使有能讓聾人變成健聽的科技產品,部分聾人仍不會選用,甚至並不稀罕。「這個認知對我衝擊好大,那一刻我決定要拍這個題材。」
即使走窄路也是選擇
常說科技讓生活變得更好,但好的定義因人而異。當有聾人慣用手語溝通,健聽者卻由自己的角度出發,覺得聾是殘障,要改善其生活方式、助他融入「主流」,這算不算是另類壓迫?
聽障與聾人的光譜好闊,所以每個人的需求都不一樣。有人選擇靠剩餘聽力努力用口語溝通,有人讀唇,有人從小用手語,這些本來就是聾人自由選擇的權利,生活舒適自在就可。這些「選擇」背後的原因和想法,需要被看見、被聽見。
黃修平說:「可能我都會有選擇不跟主流走窄路的時候。當某些做法、追求與常人不同,卻不被理解,但這件事本身是有價值的同時,就有一種不忿。為何它有更大的價值,可有更大發揮,卻因與世俗不同而不被看見?這些事情可能都會發生在我身上。故當看到別人如是,份外有動力想帶出『喂,呢個世界唔止你係咁,咁做都得㗎,當中都可以好有色彩。』」
為劇本絞盡腦汁
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描劃3位處境不一的青年,素恩(鍾雪瑩飾)自小被母親要求學口語做「正常人」,卻不知不覺間老是迎合他人、鮮於表達內心。子信(游學修飾)自小用手語溝通,拒絕助聽器或人工耳蝸,以聾人身份為榮。Alan(吳祉昊飾)則遊走於兩者之間,既認為科技的確可改善生活、幫助與人溝通,卻又理解子信為何如此堅持。
黃修平先從書本、紀錄片了解聾人文化,再走入群體做訪談,另外如耳鼻喉醫生、聽力學家都諮詢過。構思劇本至拍攝期間,有手語指導及聾人文化顧問參與,盡力將聾人生活實況及想法,轉化成易於理解的電影語言:「資料搜集時間好漫長,但學習是好開心的。劇本則好糾結,翻來覆去(地修改)絞盡腦汁。」
他坦言由開拍至今,即使費盡工夫準備,仍然覺得未夠。身為主角之一的聾人演員吳祉昊(Marco)卻說,收到劇本那一刻已覺得好驚喜,因終於有一部電影能寫實地展示香港聾人文化。「講尋找真我的電影好多,但好難覺得完全是(講聾人)這回事。這部電影所有畫面都好真實,連聾人即使聽不明白也總是慣性點頭,這些被壓迫的表現都寫實地呈現出來。」
看見說話的意義
聾人角色子信鍾情潛水,更立志成為潛水教練。黃修平形容潛水為《看》的DNA,被編劇思言於短片劇本描繪聾人在海底打手語的畫面所啟發:「我覺得這些場面寫得很美妙。後來才知道許多聾人都喜歡潛水,潛水時可無所不談,從天南地北講到身邊八卦事都可以。」
電影細緻呈現於手語溝通日常,讓觀眾融入以手語及肢體語言表達的世界,着眼於傳意過程,了解如何「看」和「說」。「第一次接觸手語時,我覺得好迷人。由其於寧靜之中學手語,原來不用繙譯或筆記,就像看着一套語言的誕生——隨手語導師逐隻字學,慢慢組成一句句子;拍這部戲時我好強調,別偏離手語為一種溝通與表達的語言,不要浪漫化、趣味化手語,它最重要的是一種溝通方法。」
素人表現出色 提名最佳新演員
電影籌備約一年後,有聾人朋友要求主角需由聾人參與。起初黃修平曾擔心,但不消一晚已決定要「勒住褲頭承擔」,因覺得既然肩負講聾人故事的責任,就要行多一步去試。幸而在聾人手語導師推薦下遇上素人Marco,初次見面已覺得他與角色Alan相當脗合。「Marco有一種樂天外向,比較Carefree的感覺。而角色Alan就正正樂於擔當聾人與健聽人士之間的橋樑。」
首度登上大銀幕的Marco,拍攝期間曾遇上不少挑戰。主角拍攝時間好長,Marco同時間要兼顧讀唇,或使用剩餘聽力聆聽,加上拍攝環境嘈雜,對他而言費力又困難,有時也因過度用神而影響狀態。黃修平直言至拍攝現場方了解到聾人演員的障礙,需再作配合。Marco指除環境因素,作為素人演員亦難以拿捏平衝,不知如何才能演得精準。
他笑言:「我會想像好多畫面,但做唔做得呢?鍾雪與阿修的壓台感好強,我在他們面前好似班門弄斧般,都有些壓力。」黃修平卻說Marco的演繹為他帶來好多驚喜,而確實瑕不掩瑜,Marco憑《看》的亮眼表現,榮獲第43屆香港電影金像獎「最佳新演員」提名。
讚鍾雪瑩靈敏有勁
至於游學修和鍾雪瑩(鍾雪),黃修平看中前者的性格、質地和奮鬥史,與角色不謀而合。但開拍之前,他與游學修說:「你一定要非常尊重這個角色,最大的原因是因為你是(健)聽人。不能抱住阿爾柏仙奴演盲人就拿影帝這些想法,要真正明白聾人處境,跟聾人老師苦練手語。」
鍾雪首部參演的電影就是黃修平的《狂舞派3》,當時他已覺得鍾雪是好有勁、好靈敏的演員。為《看》作資料搜集時,剛好鍾雪正學手語,有次她仗義幫忙擔當手語繙譯,慢慢溝通後黃修平就相中了她。
要飾演聽障人士,鍾雪於咬字、聲綫上落足苦功,更演活角色掙扎的心路歷程,於第61屆金馬獎上勇奪最佳女主角。黃修平大讚她對角色「好入信」:「當她捉到一種方法去做時,她會義無反顧地入晒(這種狀態)。看得出她所花過的所有苦功和觀察,例如一除下人工耳蝸,整個狀態不同時,聲綫也因而有所改變。」
感染途上的靈魂
由電影節至優先場,黃修平最深刻映後觀眾提問不絕。既對聾人題材感興趣,也好關心手語學習。但最感恩的,是電影跨越語言與地域界限,連繫各地的聾人:「如到倫敦影展,吸引了一批當地聾人觀眾入場。連在英國成長的聾人都覺得電影在說他們的故事,走出來用手語發表感想。」
這道橋樑帶來的不止共鳴,更是一個個生命啟示:「有位媽媽觀眾帶女兒來說,女兒有戴人工耳蝸。她說好感謝《看我今天怎麼說》,讓觀眾認為人工耳蝸。對小朋友來說,我想最重要的是她看到戲內的Alan,用人工耳蝸也可活出自己,過有意義的人生。」如鍾雪的金馬得獎感言,每個人都有不適應的時候,但只要緊握心中的小光團,跟隨着它,終會到達夢幻之地。
場地︰The Mira Hong Kong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💯備戰考試季!立即下載免費試題👉🏻【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】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