長壽之道|每日做足3件事死亡風險急降64% 醫生親揭長壽關鍵秘訣

保健美顏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5/03/11 10:40

最後更新: 2025/03/14 19:06

分享:

分享:

每日做足3件事死亡風險急降64%,醫生親揭長壽關鍵秘訣。

【抗老/長壽/生活習慣/死亡風險】生活習慣與健康息息相關!遺傳優生科醫生引用英國研究,表示平日只要同步調整3件事,即使只是微幅調整,死亡風險已可激減64%,強調每個人的壽命關鍵長短,在於「習慣」而非遺傳,建議大眾想改善習慣可遵循3方面入手,共同降低死亡風險。

最新影片:

台灣遺傳優生科醫生張家銘日前於Facebook專頁分享上述資訊,引用了英國生物庫(UK Biobank)的大型研究調查結果,指其分析近6萬名成年人睡眠、運動和飲食狀況,並長達8年觀察他們的健康變化。

長壽關鍵|同步改善3大習慣 死亡風險可激減達6成

研究發現,若能同步改善睡眠、運動與飲食3項習慣,死亡風險即可顯著下降,即使只是微小的調整,例如每天多睡15分鐘、多動2分鐘、多吃半份蔬菜或少飲一杯含糖飲品,死亡風險也能顯著下降10%;假如大家每日多睡75分鐘、多運動12.5分鐘、飲食質量提升25%,死亡風險即大幅降低50%至64%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反之,集合了「睡眠少於6小時」、「運動量每日少於7分鐘」、「飲食不均衡,愛食高加工食品、蔬果攝取量少」人士,死亡風險是健康族群的兩倍以上。

長壽關鍵|醫生親揭1長壽關鍵:基因只是起點

張家銘醫生強調,很多人以為只要運動夠多,即使捱夜或飲食隨便亦無礙,惟研究證明單一好習慣效益會被其他壞習慣抵銷,例如只專注健康飲食卻缺乏運動,或長期運動卻睡眠不足,對降低死亡風險的效果亦極為有限,這3個習慣具有「疊加效應」:

同步調整睡眠、運動、飲食,才是最有效的健康策略。

張家銘醫生續指,許多人將健康問題歸咎於家族病史,惟基因醫學角度而言,睡眠、運動、飲食三者會影響免疫系統、發炎指數及新陳代謝,甚至與癌症、心血管疾病、阿茲海默症有密切關聯,強調「基因只是起點,真正影響健康的是『大家如何過生活』」。只要這3個習慣同步改善,即使基因帶來的風險,也能有效降低,因此想要身體變健康,就必須讓睡眠、運動、飲食同步提升。

長壽關鍵|醫生教3招助改善健康習慣

想同時改善三項習慣,張家銘醫生則建議從「最小可行改變」入手,避免因目標過高而放棄:

點擊圖片放大
+4
+3

 

  • 3招改善健康習慣|1.調整睡眠
    睡前30分鐘遠離手機、提早15分鐘就寢。
  • 3招改善健康習慣|2.久坐站起來郁動
    坐太久了就起來動一動,哪怕只是站起來倒杯水。
  • 3招改善健康習慣|3.飲食微調技巧
    早餐多吃點蔬菜水果、少喝一杯手搖飲品。

張家銘醫生強調,以上這些改變並不會影響大家日常作息,但長期下來可能是決定健康及長壽命關鍵因素,呼籲大買應從睡眠、運動、飲食一同著手、改善健康問題。

同場加映|8種運動有助延壽

該項研究一共找來8577名年齡由20歲至93歲的參與者,進行長達25年(由1991年至2017年)的追蹤調查,並分析他們運動的種類及習慣等資料。而根據研究結果,相比久坐不運動的人士,定期進行運動的確有助延壽,而不同運動可延壽的幅度亦各有不同,其中發現以下8種運動的延壽效果最佳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9
+8

 

資料來源:Facebook專頁@基因醫師張家銘

相關內容

養生秘訣|享年105歲名醫公開7大長壽法則 三餐曝光必守1飲食原則

長壽藍區|營養學家拆解5大藍區長壽飲食法 9大習慣養生益壽

牛津研究|常吃1種食物最長壽 1個習慣做過龍「益壽變折壽」【附23大因素影響壽命長短】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