肺癌|14歲少年4年前查出肺結節漸變大確診肺癌 醫生揭或與1興趣相關

健康資訊

撰文: 羅嘉欣

發布時間: 2025/03/11 17:16

最後更新: 2025/03/14 19:05

分享:

分享:

內地一名14歲少年4年前驗出有肺結節,當時並未理會,結果之後演變成早期肺癌。

【肺癌/癌症/肺結節/腫瘤/發燒】內地一名14歲少年曾於4年前被驗出有肺結節,當時並未理會,結果結節逐漸長大變成早期肺癌,而背後的原因或與他的一個興趣相關。對此,醫生就列出5個肺癌高危因素,提醒市民要小心。

最新影片:

綜合內地媒體報道,來自浙江金華的男孩天宇(化名)今年14歲,正在上初二,除了體育成績好之外,學習成績也名列前茅。他在2024年11月發現自己會不時感到胸悶,還會有幾聲乾咳,但一家人當時只認為他是感冒,因此並未在意。

肺癌年輕化|肺結節逐漸演化長大

直到有一天,天宇突然發燒,學校建議家長帶他到醫院求醫,結果送院後,醫生發現天宇左肺下葉有一個直徑約8mm的磨玻璃結節。而其實早在2020年,天宇就曾查出這個肺部小結節,當時結節的直徑為5mm;由於不痛也不癢,醫生建議當時9歲的天宇觀察留意身體狀況,而家人也並未把孩子肺上這顆「小東西」的事放在心上,便逐漸淡忘了。

當地醫院專家認為,這次發燒可能是呼吸道感染,與肺部結節關係不大,但身為牙醫的天宇媽媽知道,「肺結節一直沒有消退,甚至還長大了」。於是天宇媽媽便帶着兒子到浙江大學附屬第一醫院求醫。 該院3名專家進行會診後,均認為天宇的肺結節緊靠胸膜,且局部似有胸膜牽拉,疑似患上早期肺癌,可考慮透過微創手術明確病理,只需要楔形切除很少的肺組織,即可達致治癒。

經過充分的術前準備,醫生團隊為天宇進行了單孔胸腔鏡下左肺下葉的楔形切除手術,而手術非常成功。根據術後病理檢查結果,切下的肺結節為微浸潤性腺癌。

據報,如今天宇已經平安出院,3月份便能重返校園。由於他體內的腫瘤屬早期,因此以手術切除後便可實現徹底根治,後續無須接受任何化療或放射治療,只需定期複查即可。

肺癌年輕化|醫生估計「1興趣」或增加肺癌發生率

不過,為何年紀輕輕的天宇會患上肺癌?醫生與天宇的父母閒聊時就發現,其父親是個「老煙槍」,煙齡超過20年,而天宇年紀雖小,卻很喜歡做菜燒飯,累計接觸廚房油煙的時間也不算短,而這些正好全都是會增加肺癌發生率的因素。

該院醫生胡堅就指,青少年患肺癌多數與驅動基因突變有關,但就列出以下5個因素,表示它們的影響同樣不容小覷。

1. 吸煙與被動吸煙

胡堅教授指出,罹患肺癌風險最高的人士可分為3個「20」:煙齡20年以上、20歲以下開始吸煙,以及每天吸煙20支以上,其中佔2項便屬於高危。此外,「二手煙」及「三手煙」亦同樣有誘發肺癌的風險。

2. 廚房油煙

食用油在加熱過程中產生的油煙含有丙烯醛、苯並芘、丁二烯、苯酚等,這些化學物質都已被證實是促進基因突變的物質和致癌物。

3. 空氣污染

醫學界普遍認為這是肺癌的重要致病因子。

4. 基因遺傳

癌症有家族聚集性的特點,有肺癌或癌症家族史的病人,更應重視肺癌篩檢。

5. 肺部疾病

慢性阻塞性肺病、結核病、反覆的肺部感染等也會增加肺癌的發生率。

更多相關報道:肺癌|煮餸3個壞習慣成隱形廚房殺手 夫妻雙雙同患肺癌【專家教4招降低傷害】

預防肺癌|烹飪4招避免油煙傷害

市民平日煮食應如何遠離有毒物質?台灣臨床毒物科護理師譚敦慈就曾分享以下4招,減少烹飪過程中產生的油煙、保障健康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5
+4

1. 絕不高溫爆香食物

油一旦開始冒煙,就會產生有毒物質,無論是吸入或食入都會對身體造成傷害。

2. 採用低溫烹調

譚敦慈表示,她平日煮食都會採用低溫烹調,例如燉煮等需要加水的方式,以此將溫度控制在100度內,避免產生高溫的問題。此外,她平日也不會煎或炸食物。

3. 每煮完一道菜將廚具清洗乾淨

有些人在煎魚後會直接用相同的廚具炒菜,但譚敦慈就指出這是錯誤的做法。她表示,煎魚時會產生有毒物質,若附著在菜上食用,會更加不健康;最好先將廚具清洗乾淨,之後再煮下一道菜。

她又舉例,易潔鑊使用後不能馬上用水沖洗,否則有可能破壞塗層,可先用廚房紙巾擦拭,然後再倒入少許油擦拭,以油抑油使其更乾淨。而清洗廚具時亦要切記將底部清洗乾淨,避免髒污沾附,再次產生油煙。

4. 使用抽油煙機

譚敦慈提醒市民,開火煮食前應先開啟抽油煙機,並在熄火後繼續抽5至10分鐘,否則環境中的PM2.5濃度仍會很高。

肺癌|5大非吸煙高危因素致肺癌

台灣胸腔內科醫生周百謙在當地健康節目《小宇宙大爆發》中指出,臨床上觀察到越來越多肺癌患者一生無吸煙習慣,卻罹患肺癌,原因與日常習慣息息相關。他指出5大非吸煙高危因素致肺癌:

點擊圖片放大
+6
+5

肺癌|是癌症「頭號殺手」

根據癌症基金會資料所示,肺癌為香港十大癌症的「頭號殺手」,致命率遠超於第二名大腸癌,當中男性發病率比較高。香港肺癌患者大多數是吸煙人士,而其他常見風險因素如人口老化、空氣污染和胸腔放射治療等,亦會增加肺癌的風險因素。

點擊圖片放大
+7
+6

相關文章:

肺癌|怕煙鏟老公患肺癌求醫 人妻獲醫生1句提醒 照肺結果大反轉【附肺癌症狀+成因】

肺癌|婦人照X光驚見3cm肺癌腫瘤 醫生揭丈夫1惡習累全家

肺癌|26歲抗癌網紅抗肺癌10年不幸離世  胞兄痛泣:還是沒能留住她
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