藥物檢討|3.24起公立醫院配藥上限24星期 料門診日增250人配藥

港聞

發布時間: 2025/03/12 07:00

最後更新: 2025/03/12 12:55

分享:

分享:

3月24日起,公立醫院配藥上限24星期,料門診日增250人配藥。

【醫管局 / 優化配藥 / 公立醫院 / 藥物檢討】醫管局本月於部分醫院實施「優化配藥」安排,門診及出院病人藥物處方時長,新增24周上限限制,預料減少浪費下,每年可節省數千萬元。總藥劑師崔俊明預計,每個門診每日多250名病人配藥,大型醫院需待足夠藥劑師,才可以實施新安排。

去年東區醫院病人獲處方14個月藥獲關注,醫管局當時稱會檢視配藥安排。醞釀已久新配藥安排於本月24日開始,適用於門診及出院病人,新安排首先於小型醫院以及4間大型醫院實施。

新安排下,一般藥物每次配發期將不多於24星期,會逐步減至16個星期。另一個措施是減少偶發性藥物配發量,如醫生處方多於28日,系統會自動減少四分之三藥量,但醫生仍可按臨床需要配發。今年第四季起,部分藥物會限制只配發8星期。

藥物檢討|社協:關注醫生會否因藥量調整覆診期 需時觀察影響

3月24日起公立醫院配藥上限24星期。

藥物檢討|藥劑師需要足夠人手

現時處方多於24星期藥單,佔全年藥單9%,當局推算每天會多250人配藥。總藥劑師崔俊明承認,配套要做得足才可應付,需要小心推行新安排。由於需考慮藥劑師工作量,需足夠人手,起初只有4間大型醫院推行,但未有醫院透露名單。

去年曾言配藥會限制至8星期,但新安排以24星期為起點。聯網服務總監鄧耀鏗指,不希望病人配藥等太久,8個星期的方向及目標仍然不變,但需要等待社區藥房打通,「8個星期配藥,都是一個合理的時間」。

總藥劑師崔俊明表示,以撲熱息痛為例,曾作統計65%病人無再配藥,預計可減少6成半偶發性藥物、以及一成慢性病藥物,料每年可節省數千萬元成本。鄧耀鏗強調,無意減少藥物投資,指如病人於慢病「付出多少少」,可引入更多專用藥物,其中「1+機制」引入末期腸癌藥物,與藥廠議價下成本降低,可以納入專用藥物名冊,病人每周期只需付15元。

最新影片推介:
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

【全港中小學選校資訊】 【名校專區升學攻略】

【兒童健康百科】 【職場文化智慧】 【家事百科全書】