食用安全︱飲咖啡1個習慣猶如吞下過萬塑膠粒 醫生:長期致癌率激增
撰文: 羅嘉欣
發布時間: 2025/04/02 14:35
最後更新: 2025/04/02 19:17
【咖啡/飲食習慣/塑膠微粒/糖尿病/癌症】不少人早上習慣買咖啡飲食,但常用紙杯盛裝熱咖啡則要多加注意。台灣減重醫生蕭捷健提醒,紙杯內層的塑膠塗層在受熱時會釋放微塑膠,跟著咖啡一起飲用後,長期累積可能造成荷爾蒙失調,與肥胖和長痘等問題都有關。
最新影片:
減重醫生蕭捷健在其Facebook上指出,紙杯內壁為了防水,通常都附有一層塑膠膜,常見的材料包括聚乙烯(PE)或聚乳酸(PLA)。根據2021年發表於《Journal of Hazardous Materials》的研究發現,將約85℃的熱水倒入紙杯靜置15分鐘後,能釋放約2.5萬個微塑膠顆粒,以及上億個更微小的塑膠奈米粒。
他進一步引用2019年刊登於《Environmental Science & Technology》的研究,估計美國成年人每年通過飲食,攝入約3.9萬至5.2萬個微塑膠顆粒。科學家甚至在人體的血液和糞便中,檢測到微塑膠,證實這些塑膠微粒已經進入我們體內。
食用安全︱微塑膠添加物擾亂內分泌 增糖尿病、癌症風險
蕭捷健表示,微塑膠添加物(如雙酚A和塑化劑)是已知的內分泌干擾物,會影響荷爾蒙平衡,並對甲狀腺、代謝及生殖健康造成影響。2024年刊登於《Israel Journal of Health Policy Research》的綜述研究指出,塑膠中的雙酚A(BPA)和鄰苯二甲酸酯等添加物屬於內分泌干擾物,會擾亂荷爾蒙並影響甲狀腺功能、代謝和生殖健康,增加肥胖、糖尿病、子宮內膜異位症及某些癌症的風險。
他續引用研究指出,2024年刊登於《Frontiers in Cellular and Infection Microbiology》的綜述也顯示,微塑膠會在腸道內累積並擾亂菌群平衡,與腸胃疾病和全身性慢性發炎等健康問題相關。
食用安全︱減少使用紙杯對健康和環境更有利
蕭捷健提醒,一旦代謝不良,脂肪容易積聚,且容易出現消化不良、脹氣和臉部長痘等問題。他建議大家盡量減少使用紙杯,用馬克杯或自己的保溫杯,這樣不僅喝得更安心,還能減少塑膠垃圾,對健康和環境都有益處。
同場加映丨6大飲食重點減塑化劑禍害









同場加映丨12款無毒咖啡名單
水中銀(國際)生物科技有限公司(下稱水中銀)過去曾測試37款連鎖店咖啡毒性,發現12款連鎖店咖啡通過無毒檢測。
12款連鎖店咖啡











資料來源:減重醫生蕭捷健
更多相關內容:
咖啡抗癌︱英國醫學期刊研究證飲咖啡降7大癌症風險 揭最佳飲用量:死亡率大幅下降
塑膠危機|研究:攝過量塑化劑早產機會增5成 留神14種日常用品 即棄餐具、飯盒、膠拖鞋隨時中招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