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一入學2025|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今日放榜 一文解答家長8大Q&A
撰文: TOPick教育組
發布時間: 2025/03/31 17:20
最後更新: 2025/04/01 11:23
▲ 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今日放榜,一文拆解家長8大疑問。
【中一自行分配/中一入學/統一派位】已為子女申請今年9月,入讀中一自行分配學位的家長留意,若獲中學取錄為正取學生,今天(31日)已獲有關中學通知,而未獲通知為正取生的學生亦可參加透過統一派位入學。在選校或填寫統一派位時不少家長存有疑問,TOPick將為大家拆解8大常見問題,希望學生能順利入讀心儀學校。
最新影片推介:
每年9月入學的中一學生,一般在該年1月參加自行分配學位申請,申請是不受地區限制,家長可以為子女向最多兩所參加派位的中學申請。如獲所選中學錄取,家長會今天收到學校電話通知,當收到通知成為正取生,學生毋須立即註冊,需待至7月8日正式公布結果後,才於7月10及11日到有關學校註冊。
中一入學|Q1. 同獲兩所中學錄取,教育局如何分配學位?
若學生獲兩所中學同時收錄,教育局電腦會按選校次序分配學位,最終獲派其第一志願的中學,納入該校的「正取生」名單。
中一入學|Q2. 同時獲自行分配學位及(不參加派位)直資中學錄取,該如何處理?
家長需在4月8日或之前,通知有關直資中學是否保留該學位,如選擇放棄直資學位,需向學校取回已簽署的《家長承諾書》和《小六同學資料表》正本,才能保留經自行分配學位申請的學位。
同場加映:最新中學排名TOP30(第1-10名)











中一入學|Q3. 獲自行分配正取學位、直資、私立中學同時取錄,還可以參加統一派位?
不可以!獲派自行分配學位的學生不會在統一派位階段獲派學位,家長需要在紙本《選校表格》上剔選對應項目,劃去選校部分,表示不填寫學校選擇,並將紙本表格交回就讀小學。若透過「中一派位電子平台」提交表格,只需選擇「不需要填寫《中一派位選校表格》的選校部分」,跳過填寫甲部及乙部的選校部分,再以「智方便+」進行數碼簽署並確認及提交便可。
中一入學|Q4. 已放棄已獲錄取的直資中學學位,日後可否重新要求入讀該直資中學?
若在7月公布派位結果後,家長重新向該不參加派位的直資中學申請學位,學校可按其校本收生機制,決定是否再次錄取該學生。
同場加映:最新中學排名TOP30(第11-20名)










中一入學|Q5. 備取及落選學生會否獲參加有關中學通知申請結果?
中學只會通知正取學生獲取錄,學校不可通知屬備取或落選的自行分配學位的申請結果。
中一入學|Q6. 可否於自行分配學位公布正取生名單後,向心儀中學「叩門」?
中學不應在7月8日公布統一派位結果前,展開任何收生程序,以避免對家長及學生造成不公平現象。因此,家長毋須在統一派位放榜前向心儀中學「叩門」 。
同場加映:最新中學排名TOP30(第21-30名)











中一入學|Q7. 何時收到統一派位選校資料?
家長在4月9日後會經就讀小學,收到《中一派位選擇學校表格》及相關選校文件,並須於5月7日前將填妥的表格,經就讀小學交回教育局。家長亦可透過「中一派位電子平台」遞交統一派位申請,但切勿同時經電子平台和紙本,為子女遞交重複申請。
揀選+比較心水學校,直接用TOPSchool學校搜尋器:【點擊即用】
中一入學|Q8. 如何填寫統一派位選校表格?
統一派位電子和紙本選校表格,均分為甲、乙兩部分。家長填寫甲部「不受學校網限制」的學校選擇時,可選填不多於3所位於任何學校網的中學,包括子女所屬的學校網。而乙部「按學校網」學校選擇時,家長應從子女所屬學校網選擇合適的中學,盡量填滿30個選擇。注意的是,家長切勿在乙部選填不屬於學生所屬學校網的學校,否則其選擇將不獲處理。
中一入學|教育局公布中一自行分配學位通知安排 一文看清升中派位重要日期
教育局公布,參加應屆(2025年度)中學學位分配辦法(中一派位)的小六學生家長,如其子女已申請參加中一自行分配學位並獲甄選為正取學生,將於今天(31日)接獲有關中學通知,而未獲通知為正取的學生可參加統一派位。
中一入學|中一派位申請電子化
教育局鼓勵家長及早登記使用「智方便+」,並以「智方便+」啓動「中一派位電子平台」的帳戶,以更方便快捷的電子服務處理整個中一學位申請程序。教育局網頁載有「中一派位電子平台」家長指南,以一系列短片介紹電子平台遞交統一派位申請的使用方法。
相關報道:
中一選校面試2025|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最強選校面試天書 名校校長親授貼士+專家教面試技巧【不斷更新】
中一入學︱中一自行分配學位明年1.2起接受申請 同時接受網上及紙本申請
🎓全新TOPSchool全港中小學校搜尋器,入HKET App即睇!
💯備戰考試季!立即下載免費試題👉🏻【中英數常識試題下載】
下載HKET App,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,睇全方位資訊: