百萬Blogger:想不到買居屋的理由
發布時間: 2015/07/10 11:52
最後更新: 2015/07/10 17:27
上星期有人問我對居屋滯銷有何睇法,正好在專欄講講。今次入飛超額6倍,不出奇,因為好多人以為是金多寶,200元入飛,重平過六合彩買8個字複式,抵到爛,而且「中獎」機會是六分之一,易中過六合彩好多,正所謂有(資格)入唔入,真係罪大惡極啊!
但為何來到揀樓時刻,又會有如此多人縮沙?這又是正常不過,中唔到頭二三獎當然唔要啦,不如下期再買過。
不過,如果這人是綠表申請者,我贊成其做法,但為何白表縮沙者數量更多呢?當年不是因為剛性需求,所以復建居屋嗎?而這個剛性需求,豈不多數是來自白表申請者嗎?
應建公屋解決住屋需求
說到底,甚麼剛性需求只是分析員用來解釋樓價上升的原因。當大家重溫何解會復建居屋、何時開始有人要求復建居屋,你就發現這其實是一個笑話。
大家還記得2009年有醫生律師月入10萬元,打去電台話買唔到樓嗎?之後不斷都有人呻樓價貴買唔到樓,2011年政府落實復建居屋。
今年居屋一開始接受申請,一如所料,有資格的人都申請,唔浪費。但細想今次折讓30%,折完亦一定貴過2009年,但亦仍會貴過2011年,那麼當年話貴到買唔起的人,何解還有興趣申請呢?
其實到現時仍有很多人連「需要」同「想要」都未識分,我不明白何解政府要去幫人買樓,要解決真正的住屋需要,應該是起多些公屋,住緊劏房那些人才是真正有住屋需求,但政府竟然去照顧那些買不到樓的人,而不是起多些公屋給真正有住屋需要的人,真笑話!
三成折讓太少不值得買
雖然我都曾經是居屋受惠者,若非當時政府突然將買樓按揭由九成改到七成,等我儲夠一成首期之後突然修改按揭成數,我都唔需要去買居屋,因為當年私樓和居屋價錢差唔多,我買一個馬鞍山單位41萬元,大埔太湖花園都是48萬元左右,不過最後因為首期問題,我惟有買居屋。但現時私樓都可以有九成按揭,真係想不到買居屋的理由。
就算你真的有剛性居住需求,而且打算住到百年歸老再留給子孫,都唔應該今期買,因為今期折讓得30%,真的太少了!以前有50%折讓,才真的買得過,但亦記住只限住過世,投資免問。
其實唔好話投資,居屋基本上連資產都不算。買居屋其實是政府和你夾份買樓,以今期為例,你七佢三,但日後所有支出由你俾晒,到有一日你賣樓,他就要和你分身家。而且不是你賣幾多錢,就照三七分,而是佢估幾多,就要以佢的估價三七分。當然你可能想,賣之前問問估價咪得囉,但你要付錢去問,而且估價有限期,限期內賣唔到又要比錢再估過,或者蒙住眼賣,賣完睇下佢要分幾多。
而且就算你供滿,以為層樓係自己,想去再按居屋返錢出來,都唔容易。如此說來,其實買居屋為咩呢?這只是給綠表人士作為一個公屋戶籍的延續或交換的工具吧!
全文刊於《iMoney智富雜誌》第402期(收費閲讀)
iMoney智富雜誌facebook
撰文 : 財叔 百萬Blogger