SEN學童的哭泣:為何學踢足球也這麼難?
發布時間: 2017/05/07 14:50
最後更新: 2017/05/07 18:52
本港有近4萬名特殊需要學童(SEN)在主流學校就讀,約半數人有特殊學習障礙。一項調查發現,逾7成特殊學習障礙學童的家長認為社區支援不足。有家長憶述,有特殊學習障礙的兒子除了成績差,心理及社交亦面對問題,希望政府增加資源提供長久的訓練及支援。
家長Louisa表示,8歲兒子1年多前被評為特殊學習障礙,但學校及醫院所提供的訓練輪候時間長,自己難以負擔私人市場高昂收費,未能在居住的港島區內找到合適的長期服務,逢周六需跨區往藍田參加訓練。
她眼紅紅地表示,學障不但影響兒子學習成績及表現,亦有心理壓力及社交問題,甚至曾在參加足球訓練班時未能如其他小朋友般接受訓練,自己抱著足球蹲在龍門旁哭。
Louisa直言感心痛,即使爸爸陪伴在旁,亦花了半年他才開始會踢足球,但不懂控制手腳,花約一年仍無大改善,幸轉學游水後情況有所好轉。
Lousia亦在工餘時間修讀課程,學習照顧兒子,但她認為醫院及社區服務不足,難有長久及持續支援,希望政府正視問題,別錯過孩子黃金訓練時間。
【延伸閱讀】SEN學童的自白:很想令媽媽開心
明愛賽馬會德田青少年綜合服務轄下「活孩子、樂爸媽」特殊學習障礙社區支援服務在今年2至3月期間,以書面及線上問卷方式訪問202位來自全港18區、子女已評為特殊學習障礙學童的家長,發現72.8%家長認為社區支援不足,大部分家庭表示難在社區尋找合適支援。
負責是次調查的活動工作員李庭亮指出,調查顯示,曾接受兩年支援服務的學障小學生自信心明顯較高,反映社區支援有助家庭正面面對困難,大部份受訪家長期望能在每區增設孩子訓練及家長服務。
立法會議員張超雄說,美國有數據顯示,被評為有特殊需要(SEN)的青少年患者犯罪率較高,坐監或入拘留院舍比例達3至8成,遠高於一般青少年的1成3。
他強調並非歧視,而是希望政府並不單純將資源放在學校,更要增撥予社區服務,讓家長也可受訓,否則若家長亦未能明白子女,社會難以對他們有所包容,孩子從少就會不停被誤會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