牙齒清潔|牙線VS牙線棒邊樣好? 醫揭1動作等同「分享細菌」留意3件事勿做
撰文: 羅嘉欣
發布時間: 2025/02/24 17:33
最後更新: 2025/03/07 19:26
▲ 不少人會用牙線和牙線棒清潔牙縫,有醫生就指出1個動作等同分享細菌。
【牙線/牙線棒/牙齒清潔/細菌】不少人習慣在刷牙及飯後清潔牙齒,但到底用哪種工具效果較為理想?有牙醫就拆解牙線及牙線棒之間的分別,並提醒清潔時的一個動作實際上等同「分享細菌」,務必留意。
最新影片:
台灣博登牙醫診所院長黃斌洋曾在其個人YouTube頻道發布影片,分享牙齒清潔相關知識。他將牙齒比喻為花盆,表示如果使用牙線棒清潔,就有如用「硬硬的抹布」直上直下清潔,無法貼合花盆(牙齒)表面之餘,與牙根之間亦會留有縫隙,因此清得不是那麼乾淨;反之,如果換成較軟身及有彈性的牙線,就能有效包覆牙齒與牙根外圍,繼而針對牙縫進行全面且更徹底的清潔。
他進一步說明,牙線本身比較幼細,除了可以塑形亦比較有彈性,而牙線棒除了質地較硬之外,線條也比較粗;前者在使用過程中可以經由轉換一直產生新的、乾淨的牙線進行清潔,而後者的使用則屬一次性,清潔期間如果沒有在每個縫隙之間進行更換,便等同將牙縫間的細菌互相分享。
因此黃斌洋認為,如果要選擇「比較治本」的牙齒清潔方式,牙線的清潔度會比牙線棒更加優秀。
此外,台灣悅庭牙醫診所牙醫許家榕亦曾在診所Facebook專頁上載影片,分享用牙線棒清潔牙齒的3大錯誤做法,提醒市民切勿做錯,否則將無法清除食物殘渣。








對此他解釋,當牙線棒清潔完一個牙縫後,牙線上其實充滿著各種肉眼看不見的牙菌斑;如果直接往下一個牙縫繼續清潔,便等於將髒東西一路往前帶,又或是將牙菌斑從一邊搬到另一邊,如此一來便是白費功夫,清潔根本沒有效果。
那麼市民又該如何進行清潔?他就建議,在清完一個牙縫後,可將牙線棒放於水龍頭下沖乾淨,或用紙巾輕輕擦過,將上面的汙垢、食物殘渣及牙菌斑等稍微去除,之後才繼續往下一個牙縫清潔。他表示,使用牙線棒最理想的清潔方式應是放入牙縫後輕輕地貼著牙齒鄰面,進入到牙肉的側邊進行清潔;之後將牙線棒清乾淨,再處理同一牙縫的另一面,輕貼牙面並以「刮」的方式進行清潔,便能將食物殘渣有效地清出來。
許家榕最後亦提醒,如果在清潔了2至3個牙縫後開始覺得牙線「變得鬆鬆的」、沒有張力,就應該更換一支新的牙線棒,繼續進行清潔。
更多相關報道:牙齒健康|59歲昔日女神「小紅書」拍片驚現一口黃牙 網民留5字惹共鳴【附1招天然美白牙齒】
同場加映|口腔護理貼士
近年不少人關注牙齒美觀,咧嘴一笑一口亮白的牙齒就最理想。英國倫敦牙醫奧科耶(Dr Uchenna Okoye)表示,想牙齒亮白健康,除了一般建議的使用牙線、電動牙刷、刷舌頭外,以下是幾個口腔護理小貼士:







1. 打圈刷 不要上下刷
細菌藏在牙縫內,因此要徹底清除牙垢,不要上下刷,應該打圈刷,這樣刷毛才可深入牙床。
2.香口膠不要食多於10分鐘
食香口膠可令口氣清,但長時間食香口膠原來也會產生問題。奧科耶指出,我們的牙齒就像碾槌和乳缽,如果不停咀嚼的話,牙齒會互相碰撞,產生缺口。最理想是食10分鐘,或直至氣味消失為止。
3. 士多啤梨溝重碳酸鹽 天然美牙
奧科耶建議,大家可以將8顆士多啤梨(愈軟熟愈好),混合半茶匙重碳酸鹽,製成天然「牙膏」。之後找一塊棉布咬着,將「牙膏」塗到牙齒上,輕輕揉刷,可達到美白攻效。
重碳酸鹽有研磨作用,可去除咖啡或茶漬,令牙齒更亮白。士多啤梨則含有抗壞血酸,同樣可去除牙齒表面污漬,令牙齒更亮白。
4. 早餐前刷牙
很多人以為早餐後刷牙較好,但奧科耶指出,吃早餐前刷牙才是最好,原因是我們早餐時常會喝橙汁等酸性飲料,這些酸性物質會軟化我們的琺瑯質,如果這時再刷牙,琺瑯質會被磨損。
5種牙齒變色警號
根據本港衞生署資料,牙齒變色可能是不同口腔問題的先兆:
1. 牙齒表面有啡黑色漬
原因:經常飲用深色的飲品如茶等,色素就會沉積在牙齒表面。
治療方法:牙科醫生會建議,小朋友可以牙科用浮石粉清除啡黑色漬,然後用清潔膏磨滑牙齒表面,另外,也可以噴粉潔牙,即利用空氣把細小的蘇打粉末(碳酸氫鈉)混合物與水混合後,由噴嘴高速噴向牙齒表面以清除牙漬。
2. 綠色或橙色漬
原因:牙齒沒給清潔乾淨,積聚在表面的牙菌膜含有一些能發出顏色的細菌或真菌,形成綠色或橙色的漬。
治療方法:牙科醫生會藉洗牙以清除積聚的牙菌膜及色素。
由內在因素引致的牙齒變色
1. 呈灰藍色至啡黃色
原因:在牙齒發育期間因身體疾病或長期服用四環素,使牙齒變成啡黃甚至灰藍色。
治療方法:漂白治療及貼面修復治療
2. 牙齒呈灰黑色
原因:牙齒蛀壞或牙齒壞死
治療方法 :若原因是牙齒蛀壞,牙科醫生會把牙齒蛀壞的部分清除,然後填上補牙物料。
如果與牙齒壞死有關,因碰撞或蛀牙導致牙齒壞死,壞死的牙髓所釋出的物質滲入象牙質,牙齒就會逐漸呈灰黑色。這類因牙髓壞死而引致的牙齒變色,必須以根管治療 (牙髓治療) 處理。 若經根管治療後牙齒仍然呈灰黑色,牙科醫生可為牙齒進行牙齒漂白、貼面修復治療或人造牙冠鑲配。
3. 啡黃或白斑
成因:初期蛀牙、牙齒發育時受感染、氟斑牙
- 初期蛀牙:牙齒發育時受感染,細菌就會經乳齒的牙根尖蔓延,感染鄰近仍在形成中的恆齒,致使這些恆齒的琺瑯質產生啡黃或白斑;
- 氟斑牙:長期吸收過量氟化物會妨礙牙齒琺瑯質的形成,牙齒表面會因而出現啡黃或白斑。
治療方法:牙科醫生可於牙齒表面塗上牙面氟化物劑,使初期蛀牙得以修復;若屬牙齒發育時受感染或氟斑牙,醫生可以複合樹脂補牙、做貼面修復治療或鑲配人造牙冠。
相關文章:
蛀牙危機|女中學生每天喝1杯奶茶 12隻牙齒遭腐蝕一掂就甩媽媽不解:奶茶3分糖不甜的
牙齒健康丨「攝牙罅」恐是5大牙齒警號 醫生警告 : 牙髓有壞死可能
HKET App已全面升級,TOPick為大家推出一系列親子、健康、娛樂、港聞及休閒生活資訊及影片。立即下載︰https://onelink.to/f92q4m
追蹤TOPick WhatsApp頻道睇最新資訊︰http://tinyurl.com/3dtnw8f5